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、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、全国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……近日,一系列技能竞赛陆续举办,各行“高手”轮番登台竞技。
如何让更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?“十四五”期间怎样提升技能人才的获得感、自豪感,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技能?记者专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。
问题一:一系列技能大赛、特别是首次举办的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受到社会广泛关注。举办这样的大赛有何意义?
汤涛: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开局之年,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。人社部、国家乡村振兴局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,是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决策部署的具体实际行动,具有多方面积极意义。
一是助力乡村振兴。大赛11个比赛项目均与农村实用技能密切相关,参赛选手全部来自农村。由此将进一步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的引领示范作用,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。
二是推动人才培养。全国共有23个省区市开展省级选拔赛,6000余名选手参加选拔。通过各地培训和选拔,可直接在广大乡村培养选拔一批优秀技能人才,并以此带动更多人学习技能。
三是助力新疆发展。这次大赛是首次在新疆举办的大型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,将推动构建边疆地区技能人才发展高地,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四是营造良好氛围。大赛将激发广大劳动者关注技能、学习技能、提升技能,鼓励更多年轻人掌握一技之长,到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。
问题二:我国技能人才队伍与经济社会发展、特别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,还存在哪些差距?
汤涛: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。当前,在全国7.5亿就业人员中,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,高技能人才达到5800万人。近年来技能人才占比不断提高,但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。
首先是总量不足,供需矛盾突出,技能人才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.5倍以上,高技能人才达2倍以上。其次是结构不优,高技能人才占比不高。再次是待遇不高,职业吸引力不强。最后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。
“十四五”时期,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,这对劳动者的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,高质量劳动力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可能更加尖锐。
问题三:当前不少制造业企业面临用工短缺,特别是持续性地缺熟练工、技术工。您觉得年轻人为什么不愿进工厂、当技工?
汤涛:当前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年轻人不愿进工厂、当技工的现象。从主观因素看,主要是人们对技能类职业存在“刻板印象”,认为是“苦、脏、累”的代名词。从客观因素看,重学历、轻技能的社会观念尚未根本改变,受“学而优则仕”的传统观念影响,技能人才社会认可度还不够。其实,近年来新兴产业、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,新职业和新业态不断催生,新技能岗位专业含金量越来越高,职业荣誉感越来越强,工作环境也明显改善。技能成才、技能增收都得到了更多认同。
问题四:“技能中国行动”提出,“十四五”期间,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,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%。这一目标如何实现?
汤涛:“技能中国行动”是“十四五”时期技能人才工作的重大部署。人社部立足当前现状,结合技能人才特点、发展趋势、工作实际等进行综合分析测算,提出了未来五年的规划目标。下一步将多措并举,引导广大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之路。
健全完善制度体系。研究制定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,出台配套政策措施,构建行业企业、院校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技能人才工作新格局。
实施“四大行动”。持续实施“职业技能提升行动”,大力发展技工教育,推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均衡发展。实施“技能强企行动”,发挥行业、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,健全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机制。实施“技能激励行动”,持续开展高技能人才表彰活动,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,健全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机制。实施“技能合作行动”,全力办好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,加强技能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。
强化工作协同保障。一方面,我们将加强部省联动,鼓励各地打造技能省市,联合多方共同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。另一方面,推动各地加大技能人才工作投入,充分调动行业企业、社会力量,形成工作合力。
问题五: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,以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、技能型劳动者、农民工等为重点,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。如何让技高者多得、多劳者多得?
汤涛:工资待遇事关个人获得感和职业吸引力。上世纪50年代我国“八级工”受到社会普遍尊重,与其可观的收入密不可分。近年来多种因素导致技能劳动者待遇偏低,既不利于招揽人才,也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。我们将多措并举,努力推动技能人才收入达到中等收入群体水平。
一是扩大激励保障。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奖励体系,定期开展评选表彰,提高表彰奖励标准,拓宽奖励覆盖面。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,提高高技能人才在各级各类表彰和荣誉评选中的名额比例。
二是强化企业作用。推动落实《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》,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体现技能价值激励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,合理评价技能要素贡献,加大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改革力度,拓展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空间。
三是提高社会认可。广泛举办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,不断提升全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和关注。
风险提示:本页面内容仅为信息发布,不作为任何招生依据,亦不构成任何报考建议。如果您需要报名,请直接与学校联系,谨防受骗。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miewenzi@live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